全球首个碳中和之都:哥本哈根是怎么做的?

2021-08-24 23:59 绿创碳和
87


随着中国承诺2060年碳中和,作为碳排放的最主要场所,城市应该怎么做成为了瞩目的焦点。国际上已经有很多“先行者”,他们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根据《巴黎协定》,欧盟承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碳中和城市联盟的17个成员承诺到2025年将其碳排放量减少80%。哥本哈根进一步宣布到2025年将成为世界上**个实现碳中和的城市。



丹麦被认为是全球低碳经济的领先者,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更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典范。2009年联合国气候峰会(COP15)是在这座环保之城举办的。


丹麦在过去40年实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能源转型,用约25年时间将可再生能源产能比例从5%提高到今天的70%以上,已经实现了从“黑色能源”向“绿色能源”的转变。


那么哥本哈根到底是怎么做的?



减少碳排放的努力必须消除对煤炭的使用,但已被天然气替代,天然气是另一种效率更高的化石燃料。


要减少碳排放量考虑从集中供热系统以及城市垃圾的热量着手,哥本哈根正在建设一个大型的热电联产系统



新建设的城市供水基础设施也不仅涉及区域供热;这也与区域降温有关。


自201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型公司的制冷需求已通过远程制冷得到满足,远程海水在公司周围流通。这可能会消除该城市8万吨的碳排放量。


EnergyLab Nordhavn项目为未来的能源解决方案开发了新的城市能源基础设施。该项目旨在整合城市中所有相关和可用的能源形式,包括电力和供暖,节能建筑和电力运输。



该项目的活动集中在哥本哈根新改建的海港社区诺德汉附近。这个新兴地区旨在成为全球规模**的智能能源实验室。


Nordhavn区域供热和智能电网集成展示了如何将电和热,节能建筑和电力运输集成到一个智能,灵活和优化的能源系统中。



哥本哈根在风能发电领域也走在前沿。在其港口的入口处, 有一座大的海上风电站, 还有一座在附近的内陆地区。两座新的境外风能园区将在哥本哈根和瑞典之间的海域中建成。


如今, 丹麦40%的电能来源于风力,一家境外风电场为42.5万户家庭提供日常用电。



哥本哈根智慧城市是一个生活实验室。该市正在测试智能技术,以应对城市化和气候变化的挑战。使用智能技术有助于改善城市体验。


信息技术(IT)解决方案将使哥本哈根变得更清洁,更健康,从而使哥本哈根市变得更好。自然哥本哈根是一个吸引初创企业的城市。哥本哈根市大约有250家公司参与智慧城市活动。



作为IT和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实时测试实验室,哥本哈根为与公共部门,行业和学术界的协作和伙伴关系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丹麦的公民参与度很高,有着参与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悠久传统。当然,丹麦人是新技术的早期采用者,使它们成为世界上注入数字技术最多的国家。



思科系统公司与三个丹麦市政当局合作开发了基于物联网(IoT)的市民服务和解决方案,以帮助哥本哈根实现到2025年成为碳中和城市的目标。


世界其他地区应该选择并开发类似的项目和城市实验室。世界今天所享受的技术进步必须满足社会需求,并且必须有更大的目标应对气候变化。



随着未来海平面上涨带来的洪水和风暴潮侵袭,沿海城市哥本哈根将变得更加脆弱。



哥本哈根将花费数十年建成一座人工岛屿,阻退上涨的海水,同时在其上新建住房,以供3.5万人居住。


建造人工岛的“原材料”来自哥本哈根地铁系统或其他建筑项目上回收的9.18亿立方英尺的土壤。


人工岛将成为自然的扩展,具备气候变化防护功能,同时为城市蓝绿交织的景观格局做出贡献。



人工岛采用了基于自然的方法来保护城市,使其免受气候变化和风暴潮影响的同时,提升城市品质。



哥本哈根的污水处理公司Biofos计划在这里打造整个北欧**的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它将为哥本哈根四分之一的人口(约14万)供电。此外,Biofos的这间工厂每年还能减少7.4万吨的碳排放量。


此外还将在海岸线上设置五个风力涡轮机,理论上,这组涡轮机能为哥本哈根提供10%的日常用电。



哥本哈根在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节能建筑等多个方面推行低碳理念,促进低碳发展。


随着哥本哈根经济不断增长,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却保持在较低水平,创造了减排与经济发展融合的“哥本哈根模式”


目前在哥本哈根周边到处可以看到风力旋涡轮,公寓楼和别墅屋顶安装有太阳能面板,依靠风力、太阳能、地热能等发电。



与此同时,哥本哈根人均有一辆自行车,全市有500多千米的自行车道,近1/3的人骑车上下班,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碳排放量,还起到了锻炼身体的作用。



此外,发展节能建筑、开发新能源、提升垃圾回收率、扩展森林面积也是节能减排的举措。


未来的碳中和城市建设中,我们需要更多的“哥本哈根模式”,直到开发出属于我们的城市模式。


双碳案例

征集


绿创碳和现向双碳行业从业者征集“碳中和典型案例”,包括但不限于: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创新举措与模式、“零碳”技术、减碳降耗的优秀案例、双碳产业相关的创新升级方案等。


长按上方二维码 即可报名征集





“在看”我吗?

绿创碳和
深蓝科创
关于我们

构建绿色发展的创新合力
电话: 18014480916
邮箱:shenlan_hb@yeah.net
邮编:22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