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湖北经济学院教授孙永平追踪湖北碳交易十多年,是最早参与到湖北碳交易体系设计的核心专家之一。目前全国碳交易已经箭在弦上,他将与我们探讨未来其推行的痛点与难点。
2030
2060
MRV制度
所谓MRV就是监测(Monitoring)、报告(Reporting)、核查(Verfication)的简称。MRV是国际社会对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的基本要求,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巴黎协定》中国家自主贡献的实施基础。就碳市场而言,一个完整的MRV监管体系,可以实现利益相关方对数据的认可,从而增强整个碳交易体系的可信度,是碳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石。
2030
2060
MRV制度面临三个方面挑战
一是方法学:在计算碳排放量时,不同行业需要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那么,现有的方法学是否能够涵盖纳入碳交易的所有行业,以及这些方法学能否达到碳交易的要求将非常关键。第二大挑战:在于MRV实施过程中,如何保障第三方核查机构的独立性。一般来说,不同企业报送的数据,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方法学,政府部门不太可能设置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去逐个核算。这就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委托第三方核查机构对企业报送的数据进行核查,再由政府部门来决定是否采信。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第三方核查机构需要本着独立性原则,全面核查企业提交的排放报告,确保碳排放报告数据的真实性,并出具核查报告。
第三个挑战:在于对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和信用管理。由于核查涉及众多行业和众多企业,每个行业的工艺流程和每个企业的特点都有很大差别,导致每家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存在较大差异性,一个核查员很难胜任同一行业所有核查工作。
从目前来看,国家公布方法学大概涉及了22个行业,但这些方法学由国家发改委公布,与碳交易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方法学的补充和完善,是面临的一大挑战。在实践中第三方核查机构的独立性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核查任期、核查费、企业规模、市场竞争和非核查业务等多个方面,这些都需要专门的办法加以规范。因此,应该建立第三方核查机构的准入门槛制度,特别是职业资质门槛,核查机构必须达到所需的基本门槛,才能从事核查业务。也可以借鉴欧盟的经验,引入审核机构,对第三方核查机构的核查资质和核查方案进行审核,只有通过的第三方核查机构才可以进行核查。
2030
2060
措施与提升
由于信息不对称,上述三方面挑战上,目前所能做的“只有更好没有**”,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提升:
**,实行定期轮换制度。为了克服较长任期带来的利益串谋的可能性,可以借鉴审计体系中的定期轮换制度,让第三方核查机构通过一定的规则进行定期轮换,而不是长期对某些固定的企业进行核查。
第二,提高第三方核查机构的行业集中度。第三方核查机构做大、做强后,可以通过企业自身的动力加强业务能力学习,加强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他们往往也更加注重自身的声誉与品牌,从而可以更好地保证独立性。
目前我国第三方核查机构大多数都是从一些专业院所脱钩而来,行业背景明显,数量不多,核查人员有限,规模普遍较小,发展速度缓慢。因此提高我国第三方核查机构的行业集中度,特别是本土第三方核查机构的规模,以此来提高我国第三方核查机构的独立性,势在必行。
第三,加强对第三方核查和人员的管理。对核查机构和人员建立黑名单制度,对于严重违反独立性原则的核查机构和人员,不仅要终止其正在从事的核查业务,而且要**禁止其再通过其他核查机构或者渠道从事核查业务。
同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核查人员遵循的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并要各第三方核查机构遵照执行,加强在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提高职业道德水准。
第四,在有条件的行业逐步推行在线监测制度。一些行业建有完整的监测体系,数据质量较高,可以尝试引入在线监测,来部分替代第三方核查机构的作用,并通过区块链技术保障在线监测数据的真实性。
碳市场作为一种政策工具,也有着较高的交易成本,例如刚刚提到的MRV成本,这些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碳市场工具的减排效果。那么,这些推行成本中,有哪些固有的成本?碳交易的成本中,除了MRV成本,还包括能力培训成本、交易成本和系统建设成本和系统运维成本。目前来看,各项不同成本中,MRV成本、系统运维和能力培训成本可能是较大的三方面。这些成本都需要持续投入。
点击阅读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