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电?限产?碳中和转型的阵痛而已!

2021-09-23 01:27 绿创碳和
6

由于能源双控方面亮起“红灯”,江苏地区政策加码,不少工厂被限制15%的用电,部分企业机器关闭,直接放假20余天。


8月17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从能耗强度降低情况看,今年上半年,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个省(区)能耗强度同比不降反升,10个省份能耗强度降低率未达到进度要求,全国节能形势十分严峻。



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写进2021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并提出“十四五”时期总目标是降低13.5%



以能源消耗强度(“单位GDP能耗”)和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上限”)为组合的能源“双控”目标,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动力


9月16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就“能耗双控”给出更为完善的指标设置以及分解落实机制,坚决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严格实施节能审查制度。



该文件发布之后,不少绩效预警的地区开始以停产、限电等方式控制能耗,力求完成年度目标。


能耗出现不降反升的局面,要想扭转局面,必须采取非常规手段,要下猛药下重药,出手要快,才有可能在年底完成目标任务。


在低碳发展的政策方针下,电力无疑是**被市场接受的替代能源,这也造成了短时间内电力的”供不应求“。


在中央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以来,城市纷纷减少化石能源用量。


传统的化石能源是煤炭、天然气、石油,那取代这些能源的最清洁最高效的能源是什么?就是电。



因此在许多传统行业(大部分都会用到锅炉之类的)都会进行煤改电、气改电,导致电力需求会急剧放大。


从疫情来看,目前全球我国控制的**,那么现在的制造业也是恢复的**的,同时由于海外的生产力下降,我国订单猛增,会带来更高的产量,同时也会带来更高的电力需求。



目前发电能力暂时跟不上全社会特别是工业用电量增长的势头,预计在短期是不容易解决的。


长期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虽然已经在建新的发电机组,但是大部分地区的电力都将开始紧缺,而清洁能源的发电机组的建造(风电、水电、核能等)都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挥作用的。



还有一点就是目前全国煤炭价格也比较高,火电成本升高,导致电力紧缺。


近年来,我国单位GDP能耗虽有所下降,但目前仍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左右,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依赖于能源消耗。



如何加速可再生能源由替代能源向主要能源转变,平衡双控与双碳之间的发展关系,逐渐成为城市关注的重点。


越到转型后期,“双控”的难度就越大,越需要从技术创新、结构优化、管理提升等方面系统谋划、持续发力。


随着“双碳”目标提出,如何破解能耗“双控”与经济转型发展之间的矛盾,统筹推进“双控”与“双碳”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很多地方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我们对能耗“双控”目标的强调,并不是说要彻底抛弃化石能源的使用,而是更加重视用新发展理念对其科学利用。



特别是在“双碳”目标下,既要稳住化石能源的保底作用,也要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通过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在满足经济发展能源需求的同时,不断降低能源消耗强度。


要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非化石能源迭代发展,稳步加快替代力度和节奏。



1.加快发展风电光伏产业,优先推进东中南部地区风电光伏就近开发消纳,积极推动东南沿海地区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和“三北”地区风电光伏基地化开发,“十四五”时期风电光伏要成为清洁能源增长的主力。



2.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积极发展安全高效储能技术,扎实推动氢能技术发展和规模化应用,推广建设智能电网。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


3.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技术和政策支撑保障,加快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



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加强抽水蓄能、天然气发电等调峰电站建设,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优化电网调度运行方式。加强电网建设,优化全国电网格局,完善区域主网架,开展配电网智能化升级改造,鼓励用户投资建设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



4.加强源网荷储协同发展,推动风光互补、水火互济等多能互补,推进新能源电站与电网协调同步,充分发挥储能系统双向调节作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动完善电价和电力调度交易机制,加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不断完善符合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的配套机制和市场模式。


“在看”我吗?

绿创碳和
深蓝科创
关于我们

构建绿色发展的创新合力
电话: 18014480916
邮箱:shenlan_hb@yeah.net
邮编:22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