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十三个地市,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人文社会存在差异,各自的发展优势不同,每个地市必须找准“双碳”的实现路径,同时要更好地立足地方实际,找准与未来发展之间的“结合点”。
绿创碳和针对江苏十三个地市各自的特点,为十三个地市设计一套“量身定做”的“双碳”行动路径图,发挥我们作为行业研究的专业价值,为江苏省的“双碳”目标实现起到专业支撑的价值。
本期是绿创碳和为南京市设计的“双碳”行动路径,通过我们的自媒体渠道传播,以期为南京的“双碳”行动建言献策。同时,南京市有关部门或者想在南京地区推动“双碳”业务体系落地的机构,都可以联系绿创碳和(联系方式在本文的结尾),我们可以详细分解具体的行动计划,实现挂图作战,按图索骥地推进绿色发展。
南京概况
南京,简称宁,江苏省省会,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起北纬31°14′,北抵北纬32°37′,西起东经118°22′,东迄东经119°14′,东西**横距约70千米,南北**纵距约150千米,市域平面呈南北长东西窄展开,面积6587.02平方千米。
南京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是长江三角洲**的特大城市和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重要门户城市、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斜贯市境,长约93千米,东距入海口300多千米。秦淮河自南向北奔流而来,是南京的母亲河;玄武湖、莫愁湖是镶嵌在主城区的两颗明珠。全市水域面积约占11%。河湖水系主要属于长江水系,仅在六合区北部流入高邮湖、宝应湖的河流属淮河水系。长江水系包括江南的秦淮河水系,江北的滁河水系,由沿江两岸独流入江的小河流形成的沿江水系,由石臼湖和固城湖组成的两湖水系,以及高淳东部的西太湖水系。地下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江宁的汤山、江浦的汤泉、浦口的珍珠泉等尤为闻名。
南京具有典型的北亚热带湿润气候特征,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春秋短、冬夏长,年温差较大。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类型复杂,其中自然植被有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竹林、灌丛、草丛和水生植被7种类型,栽培植被有大田作物、蔬菜作物、经济林、果园和绿化地带5种类型。植物种类有维管束植物1061种,占江苏省的64.7%;秤锤树、中华水韭、明党参、青檀等7种为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全市森林覆盖率27.1%
南京矿产资源丰富,发现的矿产主要有铁、铜、铅、锌、锶、硫铁、白云石、石灰石、石膏、黏土等41种,其中探明储量的23种、有工业开采价值的20种、正在开采的10多种。锶矿(天青石)的质量和蕴藏量居全国首位;铜矿、铅锌矿蕴藏量占全省90%以上,铁矿占全省89%,石灰石、白云石、凹凸棒石黏土矿在全省占重要地位。南京的矿产主要集中在4个成矿区带,即江浦—六合铁、铜成矿带,宁镇铁、铜、硫多金属成矿带,宁芜铁、铜、硫成矿区,溧水铁、铜成矿区。
据南京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9314685人,与2010年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003744人相比,10年增加1310941人,增长16.38%。
经济产业基础
南京市的主导产业为“4+4+1体系”。
**个“4”,是打造四大先进制造业:新型电子信息、绿色智能汽车、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
新型电子信息
集成电路:
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基本形成,涵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等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全市集聚集成电路相关企业400余家,是首批***“芯火”双创基地(平台)。2019年出台《南京市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地标行动计划》,全面支持产业发展,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40%。
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芯片设计平台(EDA工具)及配套IP库;中央处理器(CPU)、微控制器(MC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信芯片、数字电视芯片、多媒体芯片、信息安全和视频监控芯片、MEMS传感器芯片、功率控制电路及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光电混合集成电路等集成电路芯片产品;线宽100纳米及以下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0.5微米及以下模拟、数模集成电路等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采用SiP、MCP、MCM、CSP、WLP、BGA、 Flip Chip、TsV等技术的集成电路芯片封装;6英寸8英寸/12英寸集成电路硅片、绝缘体上硅(SOI)、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光刻胶、靶材抛光液、研磨液、封装材料等集成电路材料;6英寸8英寸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所用的光刻机、刻蚀机、离子注入机、退火设备、单晶生长设备、薄膜生长设备、测试设备等集成电路设备。
新型显示:
重点发展高性能非晶硅(a-Si)/低温多晶硅(LTPS)氧化物(Oxide)液晶显示器(TFT-LCD)、新型有源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AMOLED)面板产品,新型柔性显示、激光显示、立体显示、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显示器件产品等高性能液晶显示器面板等新型显示面板(器件);6代及以上玻璃基板、高性能混合液晶、驱动IC、高纯度靶材、量子点材料柔性基板材料、高性能激光器等新型显示材料;5.5代及以上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 PECVD)、磁控溅射设备Sputter、曝光机、准分子激光退火设备、有机蒸镀设备等新型显示设备。
信息通信设备:
重点发展基于4G移动通信技术和5G的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等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采用新型材料或特殊结构的光子晶体和光子带隙元纤、面向未来超大容量传输的少模光纤等光通信设备,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宽带接入接收设备、骨干网交换和传输设备、融合媒体分发网设备等;支持多核技术、多点触控、多种模式、多传感器和增强现实功能的智能手机、车载智能终端等新一代移动终端设备;可接收北斗导航定位信号的卫星移动通信、导航终端;包括支持媒体融合业务的智能家庭多媒体网关,支持体感、语音等控制功能和多种呈现终端的智能机顶盒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终端设备;支持可插拔数据卡第和其它通信卡的智能终端设备。
绿色智能汽车
新能源汽车:
南京市已基本形成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整车制造,电池及电动附件生产、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汽车空调等核心零部件行业初具规模,产业规模全省**。2018年出台《南京市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地标行动计划》,全面支持产业发展。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同比增长60%以上。
重点发展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纯电动、插电式商用车(含增程式),燃料电池乘用车、燃料电池商用车、纯电动专用车等整车;用于驱动或发电的高效电机、轮毂电机、轮边电机,用于驱动或发电的电机控制器和控制软件,集成DC—DC和其他电气功能的控制器,可变电压控制器;纯电动及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及商用车机电耦合系统,两档及多档自动变速传动系统及其电控自动执行机构,动力分流用行星齿轮,高性能自动离合器和制动器及其执行机构,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用机电分配式回收制动系统;高可靠性高压继电器,高压熔断器,高压线缆,高压插接件,绝缘检测仪,电动制动真空泵,电动空压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动管理及热管理系统,DC/DC转换器,车载充电机,车载交直流充电接口等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增程器专用发动机,专用发动机电控单元等;燃料电池电堆、模块及系统,空压机系统、空压机电机和空压泵;分布式交流充电桩、集中式快速充电站、换电及加氢设施;电池生产、电机生产和专用生产设备、测试设备等。
智能网联汽车:
重点发展智能汽车系统及部件、车载智能操作系统及计算平台、高精度地图、北斗高精度定位、5G网络及车载通讯、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和安全管理设施等。高强度钢、铝镁合金、复合塑料、粉末冶金、高强度复合纤维等轻量化材料应用;激光拼焊板的扩大应用、内高压成形、超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柔性滚压成形等先进成形技术应用;水性涂料、无铅焊料等环保材料应用。
高端智能装备
智能制造装备:
南京集聚了智能制造装备企业1500余家,涵盖了关键基础零部件及特殊材料,机器人、数控机床、3D打印设备等装备本体,物流仓储、炼油化工、电子加工等成套集成设备,上、中、下游产业链相对完备,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已备案23家新型研发机构,1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了江北新区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江宁5G+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等一批配套服务平台。
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智能测控装置、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仪器仪表。用于数控机床、基础制造装备、流程工业装备及其他制造装备中,实现控制功能的工业控制系统;用于离散制造和流程工业装备中,连续测量温度、压力、流量、物位等变量,或者测量物体位置、倾斜、旋转等物性参数以及物质成分的仪器和仪表;高速精密重载轴承、高速精密齿轮传动装置、伺服控制机构、液气密元件及系统等关键基础零部件;数控机床、智能基础制造装备等智能加工装备;智能物料搬运装备、智能仓储装备、智能港口装卸设备、农产品智能物流装备等;智能农业动力机械、高效智能收获与智能控制装备、设施智能化精细生产装备、食品工业化加工与智能制造装备等智能农机装备;增材制造。
智能电网:
南京智能电网装备产业主要优势在自动化系统、安全控制装置、继电保护、智能电表和通信领域。
关键环节:1000MW等级空冷机组先进、高效、低成本空冷系统;400兆瓦及以上重型燃气轮机设计、研发和试验验证体系;1000兆瓦等级超大容量水电机组、700米及以上超高水头冲击式水轮机组、40兆瓦及700米水头及以上抽水蓄能机组、15兆瓦及以上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高效太阳能发电设备、5兆瓦及以上风力发电设备、兆瓦级先进大容量储能装置;输变电成套装备可靠性和特殊环境适应性研究,形成完善标准、试验、检测和认证体系以及大容量电力电子成套装置等试验验证平台。
关键材料: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高温超导材料、新型磁性材料、绝缘材料、电工合金、用于设备状态监测的光纤传感等传感器、核心芯片等。
关键装备:超超临界煤电机组用三类阀门;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发电电动机,可变速水泵水轮机转轮,调速系统,交流励磁及控制保护系统,太阳能大型高效吸热、储换热主设备及控制系统;太阳能大型高效吸热、储换热主设备及控制系统;生物质能和垃圾发电气化装置;大容量发电机保护断路器;智能输变电设备用智能组件;高电压大电流真空灭弧室;高压直流输电用套管;金属薄膜直流电容器;±200千伏及以上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及成套装置、智能电网用输变电设备和用户端设备、绿色环保型高效输变电设备及高温超导输变电设备等。基础软件: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数据库、大型仿真软件、工业应用和分析软件等。
轨道交通装备:
多年来,南京市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中外合资与合作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轨道交通产品与服务配套体系。
全市轨道交通产业链比较完整,从研发创新、轨道交通车辆零部件及整车制造,到控制系统、综合监控系统、信号系统、安全门系统、售检票系统等,基本形成完整产业链,尤其是在整车制造环节,依托中车浦镇等龙头企业,全市整车制造能够跻身全国前三。
重点发展高速铁路机车车辆及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地铁、轻轨车辆,市域轨道车辆,现代有轨电车等)的成套关键设备;高速、城际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高速宽带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等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关键设备和系统;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及部件,轨道交通专用设备、关键系统及部件等。
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
新医药与生命健康:
南京建有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南京)中心、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等8个***生物医药创新载体,拥有15个国家工程中心(实验室),位列全国第4位。拥有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大学等20多所从事生物医药教学的院校,基础人才输出数量居于全国之首。已形成原料药生产、化学制药、生物制药、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研发服务外包等产业链。2019年生物医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主营业务收入400亿元,同比增长21.4%。
重点发展肝炎、疟疾、结核、艾滋病、手足口病等重大或新发传染病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疫苗抗原大规模培养、疫苗抗原纯化技术、蛋白纯化生产新工艺技术,疫苗安全性与免疫性相关技术,冻干疫苗耐热保护技术和疫苗质量快速评价技术和方法等;治疗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难治性疾病以及用于紧急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抗体类药物,免疫原性低、稳定性好、靶向性强、长效、生物利用度高的基因工程蛋白质药物;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核酸药物、稳定表达细胞系构建技术、规模化制备生产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化学修饰技术、长效、缓释、控释等生物制剂技术,疫苗的新型载体、佐剂、稳定剂和保护剂,细胞治疗相关技术;化学药品及原料药制造、现代中药与民族药、生物医药关键装备与原辅料、生物医药服务等;医学影像设备及服务、先进治疗设备及服务、医用检查检验仪器及服务、植介入生物医用材料及服务等生物医学工程产业。
新材料:
重点发展稀有稀贵金属材料如金属储氢材料,钴基非晶软磁合金薄带,镍基非晶软磁合金薄带等新型金属功能材料;热电陶瓷材料,压电陶瓷材料,铁电陶瓷材料,介电陶瓷材料,超导电陶瓷材料等新型功能陶瓷材料;高纯元素及化合物,表面功能材料,高品质新型有机活性材料;生物功能和仿生分离膜材料,质子膜材料,离子交换膜,功能高分子膜材料等新型膜材料。功能玻璃和新型光学材料,生态环境材料,高品质合成像胶,汽车、大型成套设备用的高性能南密封材料,新型催化材料及助剂;抗菌抑菌纤维材料,抗静电纺织材料,阻燃纤维材料,抗熔滴纤维材料,相变储能纤号维材料等新型化学纤维及功能纺织材料;超材料、石墨烯材业料、3D打印基础材料;高品质特种钢铁材料、高性能有色金展属及合金材料、新型结构陶瓷材料、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
节能环保:
重点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余气利用、高效储能节能监测设备和能源计量、高效节能电器、高效照明产品及系统、绿色建筑材料、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信息节能技术与节能服务;水和大气污染防治装备、土壤及场地等治理与修复装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装备减振降噪设备、环境监测仪器与应急处理设备、控制温室气体放技术装备、水质与生态环境监测仪器设备;高性能、特殊性能环保材料和环保药剂;智能水务;大气、水、土壤环境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服务;先进环保技术设备、材料及药剂评价、工程咨询、建设等服务;碳交易、排放、金融、信息管理等服务;企业环境监测等第三方服务,环境监测数据平台开发和信息提供服务: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建筑废弃物和道路沥青资源化无害化利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资源再生利用、非常规水源利用、农林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第二个“4”,是打造四大服务业主导产业,到2020年营收将达3万亿元,等于两个“先进制造业”规模。
软件和信息服务
南京是****个“中国软件名城”,涉软从业人员82万人,重点涉软企业5300家,涉软上市企业120家。驻宁高校大多开设了计算机、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南京大学软件学院、东南大学软件学院为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2019年出台《南京打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地标行动计划》,全面支持产业发展。2019年,全市软件业务收入约5100亿元,产业规模位居江苏省**,全国前列。
推进自主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等重点产品攻关,支持基础软件重点项目落户;推进工业控制系统、工业设计软件、网络信息安全、金融核心业务系统、电子政务等重点领域攻关,支持应用软件龙头企业落户;加强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关键技术攻关,重点引进大型云计算服务平台、行业领军互联网平台和新兴平台企业,推动区块链面向先进制造、数据流通、产品溯源、普惠金融、司法存证等领域的应用。
金融和科技服务
金融服务:
重点发展贷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财务公司服务,融资租赁服务,小额贷款公司服务,消费金融公司服务,创业投资基金,天使投资,资本投资服务,保险中介服务、保险资产管理,金融信托与管理服务,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货币经济,金融信息服务,以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研发及服务等。
科技服务:
加快自然科学、工程计划的研究和试验发展、各类专业技术研究和服务、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工业与专业设计及其他专业技术服务,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中介服务等。
文旅健康
文化创意:
聚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动漫游戏等重点优势领域,积极培育创意设计,文化金融等新兴文化业态,大力发展综合内容产品研发、平台服务、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金融服务、线上线下双向交易的数字内容产业,重点培育具有影响力的新技术期末新业态、新模式。
旅游休闲:
重点发展观光旅游、休闲旅游、会奖旅游,体验式旅游,水上旅游、康养旅游、房车旅游、低空飞行旅游等新业态,乡村民宿、旅游风情小镇等新载体。
现代物流与高端商务商贸
现代物流: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物流、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快递物流和智慧物流;积极引进和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咨询管理机构,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推动商贸业向“互联网+”全面转型升级,提升枢纽经济对扬子江城市群和南京都市圈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大力发展分享经济,积极利用分享经济新模式提升城市配送供给、知识技能供给、生产设备供给、家庭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将南京市打造成区域性分享经济中心。
高端商务商贸:
以汽车、文化艺术、专业设备、批发、文教体育、零售等行业覆盖范围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以“商务服务+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正加速形成。重点发展企业总部管理、投资与资产管理、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综合管理服务、市场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人力资源服务,会议、展览及相关服务,旅行社及相关服务、商务代理代办服务等;商贸流通重点发展高端批发零售及特色住宿餐饮等。
加快引进大项目做强主导产业的同时,南京还放眼“未来产业”:围绕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颠覆性技术及其新产品、新业态,布局人工智能、未来网络、增材制造,以及前沿新材料、生命健康等交叉应用领域,这便是“4+4+1”的“1”。
未来产业
人工智能:
南京市已集聚人工智能研发及应用企业300余家,涉及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等各领域,在智能软件、智能传感器、智能芯片、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形成了一定优势。根据赛迪发布的《2018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发展白皮书》,南京市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前十强。根据亿欧智库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城市排行榜》,南京位于第6名。2019年出台《南京市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地标行动计划》,全面支持产业发展。2019年全市人工智能产业核心产业规模超过80亿元。
发展重点:
1. 基础层:加强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和算法、人工智能传感器产业、人工智能芯片研发制造。
2. 技术层:加强计算机视觉技术、智能语音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攻关,引进技术实力强的企业和机构搭建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平台。
3. 应用层:扩大“人工智能+”,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智能金融、智能商务、智能物流、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家居、智慧安防、智慧建造等产业,以及社会治理智能化。
未来网络、增材制造等:
未来网络发展重点:智能传感器、低功耗广域网、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搜索引攀,E级高性能计算、面向物端的边缘计算等技术产品;下一代互联网设备;由新型显示技术、触控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体感操作技术等新型人机交互技术支撑的可穿戴终端设备;用于云平台数据存储的存储服务器或磁盘阵列等云计算存储系统和设备;包括北斗全球定位系统终端与设备在内的物联网传感器及节点设备、终端设备、安全设备等;新一代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运营服务、光纤宽带网运营服务、卫星通信运营服务、工业互联网络运营服务等。
增材制造与前沿新材料发展重点:石墨烯、纳米材料、超导材料、极端环境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基础研究与应用创新;钛合金、高强合金钢、高温合金、耐高温高强度工程塑料等增材制造专用材料技术突破;激光、电子束、离子束及其他能源驱动的工艺装备技术研究;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扫描振镜、动态聚焦镜及高性能电子枪等配套核心器件和嵌入式软件系统研制。
生命健康发展重点:针对个性化健康保障和精准医疗的基因检测服务;针对恶性肿瘤等难治性疾病的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技术研发与应用;医疗机器人、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等医疗管理服务新模式。
新金融发展重点: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及区块链技术为核心,推进金融科技在征信授信、风险控制、智能投顾、支付清算以及资产交易等领域的应用,积极发展数字金融,探索打造数字货币试验区、区块链研究中心、碳排放权等新型要素交易中心。
新零售发展重点:推动购物自助结算、自主结算系统应用,鼓励应用人脸识别、信用大数据、先进支付模式等智能化技术,发展无人售货店
产业链
南京拥有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新医药与生命健康、智能装备制造等八个行业发展完备的产业链。
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链:
人工智能
新医药与生命健康
智能制造装备
智能电网
集成电路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新能源汽车
政策制定
国家碳中和政策:
江苏省碳中和政策:
南京市碳中和规划:
政策制定要从支持循环经济、节能降碳、绿色品牌建设、能源管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重点项目配套、优化绿色产业发展环境等多个维度构建系统的政策扶持体系,全面推动企业和社会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发。
针对性措施
结合南京自身的产业基础,量身打造碳中和转型方案,从钢铁、石化、化工、5G和数据中心等高排放的领域,以及南京主导优势产业入手,打造综合解决方案。
工业减排
当今钢铁工业所采取的炼钢流程,经过150年来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两大流程:长流程和短流程(电弧炉)。今天就将对长流程和短流程的特点、环保、能耗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那么短流程和长流程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高炉—转炉—连铸—轧制工艺流程
长流程炼钢生产流程的源头是从矿石原料开始的,高炉和转炉是长流程关键设备。主要的矿物原料有三种:铁矿、炼焦煤、石灰石。铁矿经选矿工序先选成铁精矿,然后进一步制成烧结矿或球团矿;炼焦煤经过冼煤、配煤工序后经过焦炉干馏,释放出挥发成分而后得到焦炭;石灰石可直接用于高炉炼铁的造渣熔剂。
电炉—连铸—轧制工艺流程
短流程炼钢生产流程的原材料是废钢,电弧炉是短流程炼钢的关键设备。废钢经简单加工破碎或剪切、打包后装入电弧炉中,利用石墨电极与铁料之间产生电弧所发生的热量来熔炼铁料,并配以精炼炉完成脱气、调成份、调温度、去夫杂等功能,得到合格钢水,后续轧制工序与长流程基本相同。
钢铁的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实现零碳或大规模脱碳的难度大。目前行业普遍认可的实现上述高耗能产业脱碳手段包括加强资源再生实现需求和生产物料减量化、进—步提高能效、提高电气化水平、氢能和生物质等清洁能源替代、部署碳捕集、封存和利用(ccus)等脱碳技术。与其他脱碳手段相比,加强资源再生利用明显具有技术成熟度高、投资回报大、现有资产利用性强等优势。
废钢铁是一种可循环再生利用的宝贵资源,主要应用于炼钢和铸造生产,根据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统计数据,目前我国用于炼钢的废钢使用量约占总量的85%-90%。在钢铁制造过程中,从炼钢工艺的角度分为“长流程”和“短流程”两类:以高炉-氧气转炉炼钢工艺为中心的生产流程,即长流程;以废钢-电炉炼钢为中心的生产流程,即短流程。
未来,中国废钢资源量充足,将助推废钢回收产业链规模化、规范化发展。2020年中国废钢量超过2.2亿吨/年,2020年后,随着国内废钢供应量的增长,国内废钢供应将基本满足国内转炉和电炉厂的需求,2030年超过3.05亿吨/年。从废钢来源看,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后期,城市建设的钢材资源大量积累。同时,汽车和家电耐用品等迎来淘汰期带来了充足的社会废钢资源。尽管自产废钢量减少,但废钢资源总量仍在不断增加。此外,可预见的废钢进口限制放开也将提供—部分的废钢资源。与此同时,国内钢铁自给率的压力也为加速废钢回收利用赋能。由于国内铁矿开采成本较高、品位较低,国内铁矿供给无法大幅释放增量,难以成为提升铁金属自给率的重要支撑点。
根据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测算数据,与铁矿石炼钢相比,使用1吨废钢铁炼钢可减少1.6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可减少3吨固体排放物,并可节省1吨原煤。
近年来,传统煤炭企业向煤化工转型,特色的能源结构以及经济考量,煤炭在化工领域短期内很难被完全取代,所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就成了重中之重。煤化工行业要实现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利用,优化并减少下游产品需求,降低能耗煤耗,提高能源电气化水平,发展洁净能源技术,抢占低碳技术战略制高点,以科技进步推动工业结构全面转型升级。
1、煤化工行业碳减排路径
在煤化工行业,我们重点分析了煤耗最多的两个产品——合成氨和甲醇,这两个产品占到煤化工行业煤耗的一半以上。合成氨和甲醇的碳排放来自于煤气制氢过程中的副产二氧化碳和燃煤燃烧,根据计算,1吨合成氨在全生命周期排放约4.9吨二氧化碳,1吨甲醇约产生4.4吨二氧化碳。
2.现有减碳技术
新兴气化炉和燃料电气化技术已经成熟,如果在行业广泛应用,可以有效降低超过50%的碳排放,但是会产生额外的资本支出和运营成本。由于煤化工行业整体利润水平较低,因此需要外部推力来将碳排放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才能提高这两项技术在行业的应用空间。
a.新兴气化炉:我国现有气化炉仍以老旧固定床为主,其单炉生产能力低、污染处理困难,已普遍为国外现代煤化工行业所淘汰。随着碳排放要求提高,煤化工企业需要积极置换产能,淘汰升级高煤耗的老旧固定床气化技术,使用新兴高效率的粉煤气化等技术。预计在2030年,通过升级煤气设备,行业单位煤耗有潜力减少30%,从而将碳排放量降低约15%。
b.燃料电气化:燃煤电气化可以消除燃煤碳排放(占总体的50%),这项技术已经成熟,但是在高温流程中会显著提高运营成本,预计减排1吨二氧化碳的成本超过100美元。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简称CCUS,是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循环再利用或封存的一种技术。其中,碳捕集是指将大型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等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
非化石能源
南京产业和能源结构偏重,因此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过程中,将会遇到较大的困难、挑战。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南京也会有新的机遇,去探索节能降耗,在新能源的推广运用,特别是用市场化的手段推动碳达峰工作的开展,可以起到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
调整能源结构提供新借鉴,指导南京加强智慧绿色能源利用,提高清洁高效用能水平。
南京地区属于太阳能资源三类地区,年平均日照小时数约在2300小时,较适合建设光伏发电项目。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选址要考虑区域面积、太阳能资源特征、安装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地形条件;同时考虑光伏电站的经济性、可行性。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要求:
各党政机关、学校、医院、村委会、工业厂房、农村屋顶等都是分布式太阳能建站的合适地点。
SiC的一些优势在功率升压电路中发挥了作用,它使太阳能转换的效率更高。碳化硅(SiC)因带隙宽,在太阳能管理中比硅具有多种材料优势,导热率几乎是硅的3倍。这意味着SiC器件承受的击穿电场几乎是硅的10倍,从而使SiC器件与类似结构的硅相比,能够在高得多的电压下高效地工作。SiC器件还具有比硅低得多的导通电阻、栅极电荷和反向恢复电荷特性,以及更高的热导率。这些特性意味着SiC器件与硅同等器件相比,可以以更高的电压、频率和电流来开关,同时更高效地管理热量累积。
实行煤炭消费总量管控,研究制定南京市年度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实施方案,在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基础上,通过严控煤炭品质、关停燃煤机组、压减企业用煤、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等手段,全市煤炭消耗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
发展智能电网产业,助力南京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新兴产业集聚集群,进一步做强低碳产业链。
智能电网产业作为南京聚力打造的“4+4+1”主导产业之一,已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据统计,2019年南京智能电网装备集群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近1500亿元,同比增长10%,在全国****。南京智能电网产品以先进的技术和极强的竞争力,在市场占有率上已遥遥领先。其中,二次设备及控制系统的制造业收入规模居全国首位,高压继电保护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省、地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及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超90%、40%。
南京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集群也成为“资源集聚高地”,构建了以中国(南京)智能电网谷为主要载体,以江宁开发区、江北新区为两大发展片区的“一谷两区”产业空间布局体系,先后建成国家火炬计划电力自动化产业基地、***智能电网特色产业基地、智能电网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等8个基地,集聚效应尤为突出,整体实力居全国首位。
针对产业链发展薄弱环节,编制智能电网产业招商指南,实施定向招商,推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6大环节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瞄准产业龙头企业,明确产业链招商重点领域,引进供应链配套项目;加强智能电网行业主要设备及重要零配件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拓展示范应用,形成一批由本地智能电网企业冠名的电网配套改造示范工程;增强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跃上新高度。
加强科技研发投入,在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电网安全稳定控制、微电网优化控制、储能控制等技术领域开发系列产品,逐步形成各领域的解决方案。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新兴绿色产业,凭借其先进技术与低碳理念,已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趋势和潮流。
2018年年底,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南京市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地标行动计划》。该计划指出,到2020年,南京市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占全省一半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1000亿元,在全国城市排名中前五;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在全国城市中排名前三,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3000亿元以上,同时拥有两家具有世界品牌效应的整车企业和十家以上全球知名核心零部件企业。
发展至今,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形成了一条“各环节有龙头企业、关键点有核心技术”的优质产业链。目前,南京有近50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每年新增企业30家以上,涵盖了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电动空调及充电设施等全产业链,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全的城市之一。2019年,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亿元,较2018年翻了一番,较“十二五”末增长5.6倍,连续5年保持全省**。年产新能源整车7.7万辆,产量占全省77%,占全国6.2%,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四。中国汽车研究中心情报所提供的内部研究报告显示,南京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产业体系、推广应用均走在全国前列,产业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三。
从客观环境来看,南京具备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先决条件。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教育资源较为集中,各大院校可以为南京输送高新技术人才。其次,南京地处长三角中央地带,这一地区工业先进,新能源产业布局较早,这些都为南京发展新能源汽车提供了优渥的土壤。第三,南京拥有良好的汽车产业配套基础,这些传统汽车厂商是转型新能源的中坚力量。
2019年,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创新中心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联合中国石化、中国中车、中国振华、农业银行、蔚来汽车、滴滴和宁德时代等企业,在南京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通过混合所有制形式发起设立。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汇聚多种创新技术、具有广泛应用空间,按照规划设想,通过发展车联网产业应用,南京市将在国内城市中率先探索构建“车—路—云”协同新模式,智能驾驶车辆将在智慧道路上行驶,形成智能泊车、智能信控、智能公交、智能货运等一系列智能交通场景,在给大众提供便捷化交通出行服务的同时,改变城市交通格局,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5G高耗能
南京作为运营商超前布局5G网络的城市,5G新基建起步早、进展快。
南京本土优势产业集群的打造,也依赖于5G技术的广泛运用,5G的节能降耗对南京碳中和城市转型至关重要。
5G的高能耗,主要来自三方面,首先是5G AAU设备天线数增多,射频单元能耗高;其次是5G主力频段高覆盖小,相比4G需更密的站点以满足连续覆盖,从而提高能耗;最后则是以电源设备、空调设备为代表的相应配套设施的增多,让5G能耗逐渐提高。
具体来看,5G单站功耗是4G单站的2.5~3.5倍,而有源天线单元的功耗增加是5G基站功耗增加的主要原因。
5G时代,5G网络数据容量是4G的1000倍,VR/AR、云游戏等众多创新业务需要进行更多的数据处理,这意味着运营商在规划和优化网络时,也需考虑能量效率,可以说,5G时代,移动互联与云计算业务的蓬勃发展向站点能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作为站点配套存在的能源设备现在成为了网络的基石,成为网络能否快速向前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
并且需要指出的是,5G能耗尚存满载功耗高等痛点,但这与满足高业务需求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在现网中,更需结合实际业务量情况,开启5G节能手段。
目前,业界对于5G节能总体技术体系通常包括设备级、站点级和网络级节能。其中,设备级重点从器件、材料、硬件设计开展硬件节能方案研究;站点级主要从亚帧、通道关断及深度休眠等方面开展软件节能方案研究;网络级节能重点从多网协调角度,开展智能节能方案研究。
尽管5G网络自身的节能十分重要,但如果单从5G基站辐射、电力的消耗来衡量5G是否环保,是否能成为绿色5G并不全面。
相关数据指出,按每比特计算,5G标准比前几代技术标准更节能,每比特能源消耗仅为4G的十分之一。事实上,5G在标准设计、参考信号设计、物理结构上都**化地考虑了节能。其中,3GPP的5G规范要求5G能耗比4G减少90%,ITU要求ICT企业在203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5%,降功耗、降成本也是整个5G产业链的共同诉求。
普适性举措
该部分为普适性措施,适用于绝大多数碳中和城市的构建,部分细节处结合城市实际情况有差异。
绿色建筑
根据UNEP(联合国环境署)2020年全球建筑和施工状况报告,2019年建筑和施工占全球最终能源使用量的35%,占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8%。因此,建筑成为了全球能源消耗的主要贡献者,可持续理念建筑的实施,不论从什么层面,都会带来相当程度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十三五”期间,南京新增节能建筑面积9746万平方米,其中绿色建筑8779万平方米,高星级比例年平均达到30%。5年新增绿色建筑节能总量约115万吨标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280万吨。
新增的绿色建筑中,除了新建,南京作为***“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还在持续对既有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2018—2020年,南京市累计完成节能改造面积281万平方米,平均节能率达到15%以上。鼓楼医院对院区内1—5号楼以及南扩楼进行节能改造后,太阳能热水系统日产洗浴热水约120吨,全年可节约燃料费70万元;冰蓄冷空调系统夜间用电低谷时制冰储冷,白天融冰取冷,全年可省空调费200万元,改造后整体节能率达17.65%。
南京还是国家首批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城市,目前已累计完成应用面积3289万平方米,绝大多数为光热系统建筑,并有196万平方米地源热泵建筑。
(一)出台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推广绿色能效标识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和节能标识是建筑设计者、制造者和使用者的重要节能指引,有助于在建筑的生命全周期中**限度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评价体系方面,英国出台了世界上**个绿色建筑评估方法 BREEAM,全球已有超过27万幢建筑完成了BREEAM认证;德国推出了第二代绿色建筑评价体系DGNB,涵盖了生态保护和经济价值;新加坡在《建筑控制法》中加入了最低绿色标准,出台了Green Mark评价体系,对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及社区的节能标准做出了规定。在绿色能效标识方面,美国和德国分别实行了“能源之星”和“建筑物能源合格证明”,标记建筑和设备的能源效率及耗材等级。
(二)改造老旧建筑,新建绿色建筑
(三)新建建筑产业链低碳化
设计阶段,应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角度考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一方面建议持续提升城镇新建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能效,鼓励积极开展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建设。另一方面,注重采用适改性强、性能高的结构体系以及高性能、高耐久材料和技术,提高材料利用效率,同时注重加大绿色建材的应用。生产和建造阶段,加大绿色建造力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而减少碳排放。
(四)运营维护期功能提升
有序推动既有建筑全面改造结合老旧小区改造,一方面加快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提升,另一方面,注重对建筑的抗震性能等安全性能提升,延长建筑使用寿命,达到减碳效果。
(五)发展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
重点推动太阳能光伏在建筑中应用,实现就地生产、就地消纳。因地制宜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空气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满足建筑供暖、制冷及生活热水等用能需求。
1、建造太阳能光伏系统或太阳能光电光热一体化系统。
2、建造小型生物质锅炉或者冷热电联产系统。
3、空气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水源热泵系统。
机关单位节能
一、认真组织开展全员节能行动
二、加强制度建设
三、节约用电
四、节约用水
1、强化节水意识,大力推广使用节水型设备。
2、加强用水管网和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现象,做到节约每一滴水。
3、强化用水管理。控制各个阀门、龙头的出水流量,调低卫生间水箱水位,减少小便斗出水量,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切实减少耗水量。
4、节约绿化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尽可能利用雨水和再生水养护绿地,严禁使用自来水漫灌绿化。
5、个人要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洗手不要放大水,并随手拧紧水龙头。
6、禁止在单位冲洗私家车,严格控制在办公区安装沐浴设施。
7、完善分项计量、准确统计办公楼用水量,制定用水标准,加强监控,合理调配,定量控制,及时纠正异常耗水现象。
五、降低油材料消耗
六、节约开支
1、加强办公经费和办公用品的使用管理,建立和规范办公用品的采购、配备、领用制度,严格办公用品配备标准,合理控制办公用品发放数量,努力减少圆珠笔、签字笔、纸巾、水杯等一次性消耗品的使用量,提倡使用钢笔、节能环保铅笔、再生纸等环保办公用品,会议室改用玻璃水杯,配备消毒柜,倡导大家自带水杯,逐步形成绿色低碳的办公理念。
2、大力提倡修废利旧,延长办公用品使用寿命,开展废旧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电池、灯管等办公用品的回收利用。根据职责和岗位需要,科学制定邮资、通讯和报刊资料费用标准。
3、充分利用网络办公,减少纸质资料印发(复印)和使用传真的频率,提倡文档双面打印。积极推进办公自动化建设,加快推进无纸化办公进程。
4、加强办公电话使用管理。工作联系使用电话尽量做到长话短说;严禁用办公电话聊天、打声讯电话;区间电话、长途电话可利用 IP 电话等优惠业务,减少电话费用支出。
5、严格会议审批制度,从严控制会议数量,压缩会议时间和规模,提倡开短会。对确需举办的会议,要坚持勤俭办会的原则,严格控制与会人数和食宿标准,降低会议成本。公务接待坚持热情、周到、节俭的原则,严格公务接待标准,控制陪餐人数。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加强监督。坚决杜绝接待中各种铺张浪费现象。
七、节能采购
1、严格按照《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中的产品目录实施采购,优先选择经国家论证的节约型设备或产品。
2、新建建筑要严格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采用节能型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重点抓好节能设计评审和全过程监控,对既有建筑重点抓好测试、诊断、改造和优化运行管理,全面提高建筑各子系统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节能综合节能全过程监管。
3、加强高耗能设施改造,逐步淘汰高耗能设备。积极推广节能灯具、节水龙头、节水马桶、节能门窗等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
绿色交通
根据南京绿道调查,到2020年,南京已形成“市-区一社区”三级绿道体系,绿道总长度达1377千米,绿道网密度为0.21 千米/平方千米。
至2035年,南京规划绿道总长度约8394千米,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为94%。
绿道详细规划范围即南京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为6587平方千米。规划原则为:生态优先,串山链水;突显文化,特色彰显;综合利用,强化运营;以人为本、设施完善;分级分策、弹性引导。
打造以社区级绿道为媒介,将绿道延伸至老百姓家门口,塑造“出门有林荫,归途伴花香”的绿道场景,植入多元使用功能,打造有景致、有底蕴、有温度、有趣味的生态之道、都市之道、人本之道、活力之道,实现绿道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三位一体”。
市域绿道总体布局,按照“滨江、沿河、环城、绕山、串景、亲民”的选线原则,依托带型绿化空间,落实《南京市绿道总体规划(2019-2035年)》中确定的市级绿道,优化区级绿道,深化社区级绿道,构建通达的市域绿道网络。至2035年,全市规划绿道总长度约8394千米,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为94%。
推进实施绿色交通发展
一、运输结构优化工程
二、运输组织创新工程
推广高效运输组织方式。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江海直达、滚装运输、甩挂运输、驼背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依托铁路物流基地、公路港、沿海和内河港口等,推进多式联运型和干支衔接型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统筹农村地区交通、邮政、商务、供销等资源,推广“多站合一”农村物流节点建设,推广农村“货运班线”服务方式。积极推动快递“上车上船上飞机”,鼓励发展铁路快运产品。积极推进铁水联运示范工程,将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项目逐步扩大到内河主要港口。
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鼓励“互联网+”高效物流等业态创新,深入推进道路货运无车承运人试点,促进供需匹配,降低货车空驶率。推进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动跨领域、跨运输方式、跨区域、跨国界的物流信息互联互通。
发展高效城市配送模式。加快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优化城市货运和快递配送体系,在城市周边布局建设公共货运场站或快件分拨中心,完善城市主要商业区、校园、社区等末端配送节点设施,引导企业发展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等集约化组织方式。鼓励发展智能快件箱等智能投递设施,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保障快递电动车辆依法依规通行。
三、绿色出行促进工程
全面开展绿色出行行动。积极鼓励公众使用绿色出行方式,进一步提升公交、地铁等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比重。加强自行车专用道和行人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改善自行车、步行出行条件。引导规范私人小客车合乘、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等健康发展。鼓励汽车租赁业网络化、规模化发展,依托机场、火车站等客运枢纽发展“落地租车”服务,促进分时租赁创新发展。
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在大中城市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完善公共交通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快速公交系统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智能化手段在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推进城际、城市、城乡、农村客运四级网络有序对接,鼓励城市公交线路向郊区延伸,扩大公共交通覆盖面。
加强绿色出行宣传和科普教育。启动全国绿色交通宣教行动,深入宣贯相关理念、目标和任务。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月活动及“无车日”活动,制作发布绿色出行公益广告,让绿色交通发展人人有责,让绿色出行成为风尚。
四、交通运输资源集约利用工程
集约利用通道岸线资源。推动铁路、公路和市政道路统筹集约利用线位、桥位等交通通道资源,改扩建和升级改造工程充分利用既有走廊。加强港口岸线使用监管,严格控制开发利用强度,促进优化整合利用。深入推进区域港口协同发展,促进区域航道、锚地和引航等资源共享共用。
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用地效率。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科学选线选址,避让基本农田,禁止耕地超占,减少土地分割。积极推进取土、弃土与造地、复垦综合施措,因地制宜采用低路基、以桥代路、以隧代路等措施,严格控制互通立交规模,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促进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积极推动废旧路面、沥青等材料再生利用,推广钢结构的循环利用,扩大煤矸石、矿渣、废旧轮胎等工业废料和疏浚土、建筑垃圾等综合利用。推进钢结构桥梁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品质和耐久性,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鼓励降低客运领域一次性制品使用强度。继续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运枢纽等开展水资源循环利用。
推广应用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制定发布交通运输行业重点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推广目录。继续对港口、机场、货运枢纽(物流园区)装卸机械和运输装备实施“油改电、油改气”工程,开展机场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积极推广温拌沥青等技术应用,在桥梁、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中全面推广节能灯具、智能通风控制等新技术与新设备。提高铁路机车牵引能效水平,推广车船节能技术改造,全面规范实施飞机辅助动力装置(APU)替代。
五、高效清洁运输装备升级工程
推进运输装备专业化标准化。加快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严格执行船舶强制报废制度,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耗能船舶、老旧运输船舶、单壳油轮和单壳化学品船。调整完善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加快推广三峡船型、江海直达船型和节能环保船型。继续深化车辆运输车治理,全面推进货运车辆标准化、厢式化、轻量化。加快推进敞顶集装箱、厢式半挂车等标准化运载单元的推广应用。
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在港口和机场服务、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城市物流配送、汽车租赁、邮政快递等领域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大天然气等清洁燃料车船推广应用。联合环保、工信、质检等部门,严格落实国家、行业有关能耗等标准限值要求,鼓励支持节能环保车辆优先使用,推动运输装备升级进档。联合***等部门研究制定鼓励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差异化政策措施。支持高速公路服务区、交通枢纽充电加气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区域公路网率先完善充电加气配套设施体系。支持内河高等级航道加气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支持在长江干线、京杭运河和西江干线等开展液化天然气加注码头建设。
六、交通运输污染防治工程
强化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继续实施船舶排放控制区政策,适时研究建立排放要求更严、控制污染物种类更全、空间范围更大的排放控制区政策。大力推广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推动码头、船舶、水上服务区待闸锚地等新改建岸电设施。全面推进港口油气回收系统建设,推动船舶改造加装尾气污染治理装备。全面推进大型煤炭、矿石码头堆场防风抑尘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建设,重点提升化学品洗舱水接收能力,并确保与城市公共转运、处理设施衔接。继续推进实施碧海行动计划。推动长江经济带内河船舶开展环保设施升级改造,推动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发展先行示范区。
强化营运货车污染排放的源头管控。加快更新老旧和高能耗、高排放营运车辆,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环保的车辆装备。强化运输过程的抑尘设施应用。制定实施汽车检测与维护(I/M)制度,确保在用车达到能耗和排放标准。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推进对营运车辆燃料消耗检测的监督管理。研究建立京津冀、长三角区域道路货运绿色发展综合示范区。倡导推广生态驾驶、节能操作、绿色驾培。积极推广绿色汽车维修技术,加强对废油、废水和废气的治理,提升汽车维修行业环保水平。
七、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工程
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创建。把生态保护理念贯穿到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养护全过程,强力开展绿色铁路、绿色公路、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绿色机场等创建活动。在铁路、公路沿线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
积极推行生态环保设计,倡导生态选线选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完善生态保护工程措施,合理选用降低生态影响的工程结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尽量少填少挖,追求取弃平衡。落实生态补偿机制,降低交通建设造成的生态影响。
实施交通廊道绿化行动。落实国土绿化行动,大力推广公路边坡植被防护,在铁路、公路、航道沿江沿线大力开展绿化美化行动,提升生态功能和景观品质,支撑生态廊道构建。联合旅游等部门健全交通服务设施旅游服务功能,打造国家旅游风景道,促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
实施交通廊道绿化行动。落实国土绿化行动,大力推广公路边坡植被防护,在铁路、公路、航道沿江沿线大力开展绿化美化行动,提升生态功能和景观品质,支撑生态廊道构建。联合旅游等部门健全交通服务设施旅游服务功能,打造国家旅游风景道,促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
针对涉及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的国省道改扩建项目,推进路域沿线生态改善和景观升级。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港航产业应用滩涂湿地恢复、生境营造、增殖放流等生态修复技术。在长江经济带内河高等级航道、西江干线航道等实施生态护岸、人工鱼巢等航道生态恢复措施。
城市宣传
城市绿色投资
一、环保产业投资在城投转型中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从“十五”期间国家加大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拉动相关产业的市场需求,环保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到“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近二十年的规划均是以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的发展思路,环保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产业水平明显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需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下,从2007年开始,环保支出科目被正式纳入国家财政预算,政府对环保工作提出了新思路、新对策、新要求,受益于此,中国环保产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大力支持环保产业发展,如税收优惠政策中对治理污染、保护环境、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实行零税率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对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企业的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70%的税收优惠;对列入国家重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项目,国家给予资金支持;对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作为原料进行生产的,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等。
很多城投公司已将环保产业作为其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城投公司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排头兵,其历史使命与成立目标就是提升城市形象,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
同时,近年来城投政策环境的变化,国家对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监管越来越严,城投公司为实现平稳健康发展,防范系统性债务风险,应逐渐向“投资端”转型的思路在城投界已形成广泛共识,而作为基本国策的环境保护更应当成为城投公司实现投资端转型的战略高地。环保产业涉及市政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垃圾固废处理、建筑垃圾再利用、医疗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等多个行业,环保产业项目类型众多,但均以生态建设、绿色发展为目标。随着环保产业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急需有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的企业进入市场,营造良性竞争的市场氛围。
与此同时,巨大的市场份额必然催生了众多逐利者的涌入,而环保产业的发展,更加需要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投资运营主体,而这也正是城投公司与生俱来的优势之一。
二、“城投+环保”模式及案例
环保产业投资被视为城投公司实现“投资端”转型的战略高地,环保产业投资能给城投公司带来巨大的“投资价值”。
在政策大力支持、预算资金强制安排的大好趋势下,环保产业市场一片大好。特别是2016年发改委和环保部联合印发《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环保产业产值超过2.8万亿元”。为后十三五时期环保产业企业发展开拓了新的蓝图。下面我们以环保产业中两大常见的领域水务和固废为例,预测市场份额。
从固废处理等行业市场投资空间趋势来看,预计到2020年大件垃圾、装修垃圾、厨余垃圾等行业仍将处于初始期,市场化运营收入市场空间大约在10亿元左右;而农业废弃物、餐厨垃圾、环卫、危险废弃物等行业市场需求将急剧膨胀,企业数量增多,行业将形成规模,运营收入空间在50亿元——400亿元不等;而垃圾焚烧将进入成熟期,运营收入将稳定达到500亿元的规模。
水环境投资,作为环保产业投资发展最成熟的领域,行业市场空间更加巨大,预计到2020年水环境治理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庞大,有约10000亿元的市场空间,市政污水市场份额约2000亿元,村镇污水市场份额有约1200亿元,市政供水市场份额约700亿元。
由此可见,环保产业市场份额庞大,市场需求急剧膨胀,在良好政策的带动下,将会吸引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环保产业链中
人才引进
一、人才紧缺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2020年,我国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一承诺要实现转型、创新发展,亟需直面人才储备等方面的挑战。包括碳市场、碳金融及由碳交易衍生的碳核查、碳会计、碳审计、碳资产管理和碳金融衍生的碳信贷、碳保险、碳债券等工作专业性强。
当前,各个城市还是十分缺乏这些方面的人才。
要强化国家目标、市场需求与学科建设间的联系,加强碳市场相关能力建设,加快培养低碳行业专业人才,同时对市场参与主体进行能力培训,为我国低碳转型发展和碳中和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保障和专业支撑。
二、人才培养
教育主管部门依托高等院校设立碳金融、碳管理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增设碳金融、碳管理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培养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积极推进碳金融、碳管理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培养碳金融、碳管理领域急需紧缺人才。
碳金融、碳管理涉及能源、环境、金融、会计、工商管理等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需要突破学科专业壁垒,支持多学科协同培养复合型低碳人才。
同时,要鼓励和支持高校积极与海外大学合作,培养国际化、能投身全球气候治理和全球碳市场运行的专门人才。比如,可以加大海外碳金融、碳管理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大力支持高校碳金融、碳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在人才认证和评估方面,必须建立注册碳审计师、碳资产管理师制度,加强碳审计师、碳资产管理师队伍建设。使盐城本地的企业建立碳资产管理工作责任制,健全行业碳计量管理,促进企业节能减碳水平全面提高,也使碳审计、碳资产管理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从教育与人事制度上得到了可靠保障。
低碳活动
随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四十年的发展方向与重点。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引领者与主导者。双碳大变革时代下,中国如何适应在国际中的新定位、应对双碳转型的压力、探索新发展的前路、贯彻双碳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国际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开展“生态保护与双碳目标”自主调研活动
通过会议交流,对于促进环保产业链的智能、高效开采技术进步,推动传统煤炭产业创新升级意义重大,可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家和企业家强强联合、大胆实践,一定能够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二、举办“双碳”学术活动
组织学术活动,并为学生们提供了提升专业技能知识、拓宽专业眼界的机会。
助力学生成为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学生与企业的无缝接轨,增加企业创新研发力量,最终实现校、企、学生多方共赢。
三、“双碳”战略、数字能源与能源创新发展
如何迎难而上,率先找到发力点?企业需要“开阔视野”,政府需要“集聚智慧”。
数字经济之于工业制造转型升级有着怎样的意义?
近年来,城市产业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瞄准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启动“双轮驱动”“传统制造业重塑计划”行动,全面推进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高速高效推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驱动企业积极融入产业升级,为迎接“双碳”时代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低碳教育
教育部都于7月15日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公文,发文中将碳中和与高校教育相结合,展望了其总体目标。
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引导高校把发展科技**生产力、培养人才**资源、增强创新**动力更好地结合起来,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加快构建高校碳中和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加快碳中和科技成果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的示范应用,构建教育、科技和产业统筹推进、融合发展的格局,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实现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近期目标:利用3—5年时间,在市内高校系统布局建设一批碳中和领域科技创新平台,汇聚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不断调整优化碳中和相关专业、学科建设,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实现碳中和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新突破。
中期目标:通过5—10年的持续支持和建设,若干高校率先建成国内**碳中和相关学科和专业,一批碳中和原创理论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达到世界水平,为实现碳中和打下坚实基础。
远期目标:立足实现碳中和目标,建成一批引领世界碳中和基础研究的顶尖学科,打造一批碳中和原始创新高地,形成碳中和战略科技力量,为我国实现能源碳中和、资源碳中和、信息碳中和提供充分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主要举措
1. 碳中和人才培养提质行动
推进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和示范性能源学院建设,布局一批适应未来技术研究所需的科教资源和数字化资源平台,打造引领未来科技发展和有效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科研高地。加大在新工科建设中的支持力度,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骨干企业联合设立碳中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协同培养各领域各行业高层次碳中和创新人才。
加强与人工智能、互联网、量子科技等前沿方向深度融合,推动碳中和相关交叉学科与专业建设。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融通发展,培养碳核算、碳交易、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等专业人才。制定碳中和领域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一批***碳中和相关**本科专业,加强能源碳中和、资源碳中和、信息碳中和等相关教材建设,鼓励高校开设碳中和通识课程,将碳中和理念与实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2.碳中和基础研究突破行动
围绕零碳能源、零碳原料/燃料与工艺替代、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集成耦合与优化技术等关键技术创新需求,开展碳减排、碳零排、碳负排新技术原理研究。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监测与减排评估、气候变化下的生态系统安全-重大风险识别与人类活动适应机制、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机制、脱碳路径优化、数字化和低碳化融合等机理机制研究。
系统揭示海洋和陆地碳汇格局、过程机制及其与气候系统的互馈机理,阐明地质碳封存固碳功效、增汇潜力与管理模式等碳汇理论。
在原先的基础上,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碳中和创新平台的培育,组建一批攻关团队,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若干碳中和技术创新的战略科技力量。
3.碳中和关键技术攻关行动
加快碳减排关键技术攻关。围绕化石能源绿色开发、低碳利用、减污降碳等开展技术创新,重点加强多能互补耦合、低碳建筑材料、低碳工业原料、低含氟原料等源头减排关键技术开发;加强全产业链/跨产业低碳技术集成耦合、低碳工业流程再造、重点领域效率提升等过程减排关键技术开发;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协同治理与生态循环、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封存以及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等末端减排关键技术开发。
加快碳零排关键技术攻关。开发新型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核能等零碳电力技术以及机械能、热化学、电化学等储能技术,加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特高压输电、新型直流配电、分布式能源等先进能源互联网技术研究。
4.碳中和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优化布局一批碳中和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展碳中和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建设若干碳中和领域前沿科学中心,探索碳减排、碳零排、碳负排等关键技术的共性科学问题;建设碳中和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开展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攻关。
5.碳中和科技成果转化行动
支持高校联合科技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积极参与创新联合体建设,促进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碳中和关键技术集成耦合与综合优化,加快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能源深度脱碳、工业绿色制造、农业非二氧化碳减排以及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低碳发展。不断深化校地合作,支持高校联合地方建设一批碳中和领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现代产业学院,构建碳中和技术发展产学研全链条创新网络,支撑建设一批绿色低碳示范企业、示范园区、示范社区、示范城市。
6.碳中和国际合作交流行动
推进与世界**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合作交流,开展碳中和科技领域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研究;建设一批高校碳中和领域创新引智基地,大力吸引汇聚海外高层次人才参与我国碳中和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在国家留学基金计划中,对碳中和领域人才培养和相关学术科研交流予以支持。支持高校举办高层次碳中和国际学术会议或论坛,主动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进国际规则标准制定,共同打造绿色“一带一路”。
碳交易服务
我国全面开展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采用“双城”模式,即上海负责交易系统建设,湖北武汉负责登记结算系统建设。交易标的目前主要由碳排放配额(CEA)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组成,其中,强制性的配额(CEA)市场为主导市场,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为辅,二者相辅相成。
碳排放配额(CEA)交易应当通过交易系统进行,采取挂牌交易、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有偿买卖等交易方式。对于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目前还没有出台关于其在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全部交易细则。
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落脚到具体行业,结合碳交易对各类行业可能形成的影响,梳理出五大投资机会:
今年7月16日,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开市。南京市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服务指导电力、建材、钢铁等8大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有序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并督促其按时履约;密切关注国家最新政策动向,推动开展自愿减排量抵消碳排放配额工作,引导非纳入全国碳市场的排放单位开展自愿减排;同时积极探索“碳普惠”机制,运用市场化手段来引导激励全社会参与减碳工作。
零碳社区和碳普惠
社区作为承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重要区域,集聚居民生产生活和能源消耗,作为实施主体可以更好的动员全民参与,通过上下联动落实碳中和。目前对于社区维度的碳中和研究主要通过建筑、交通、废弃物和绿地碳汇展开,其中建筑和交通的能耗比例较高,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减排方向。
零碳社区(Zero Carbon Community)是指通过在城市社区内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生活方式,**限度减少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彻底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的物质循环体系,形成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社区零能量消耗、零需水量及零排放等多项指标,实现城市社区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能源
从“黑色能源”向“绿色能源”的转变。减少碳排放的努力必须消除对煤炭的使用,选择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减少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使用可再生能源路灯,装配分布式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等。
二、碳足迹
碳足迹,英文为Carbon Footprint,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它描述了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号召人们从自我做起。碳足迹可以用来街量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为个人和其他实体实现减排确定一个基准线。针对个人碳足迹的计算,目前已有许多网站提供了专门的“碳足迹计算器”,只要输入一定的生活数据,可以计算出相应的“碳足迹”。
三、集中温度调节系统
要减少碳排放量考虑从集中供热系统以及城市垃圾的热量着手,例如大型的热电联产系统。可以通过更新城市供水基础设施,利用盐城丰富的海洋资源,通过远程海水降温,或采用地热等方式代替传统空调降温,减少能源消耗与碳排放。
四、低碳建筑
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中国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低碳建筑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低碳材料,另一方面是低碳建筑技术。
五、交通电气化
将个人传统动力的汽车置换为新能源汽车以达到减排的目的,当然更可以改成步行、骑自行车等非机动交通行为实现低碳交通。公共交通电气化,引入电动公交,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
碳普惠制是全国首个促进小微企业、家庭和个人碳减排的制度设计,利用碳普惠平台,鼓励公众自觉低碳并给予相应奖励。
一、零碳出行体系
打造绿色出行为核心的零碳出行体系为导向,通过设计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基于统一标准的方法学,将出行体验提升、社会价值满足、社会目标实现形成一个闭环的碳普惠体系。将六大方式(包括公交、轨道、步行、骑行等传统绿色出行方式,以及合乘、停驶等其他具有较大碳减排潜力的方式)纳入碳激励范围,进一步拓展了低碳出行的边界,为更广泛的影响社会公众自主实践绿色出行心智模式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
二、建设碳普惠平台
针对企业端,上线林业碳汇、分布式光伏等减排项目,核证签发其减排量后,企业、大型活动主办方购买实现“碳履约”或“碳中和”,从而实现点“碳”成“金”。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步行、骑共享单车、乘坐新能源汽车等低碳行为能在平台获得积分,凭积分再兑换成产品、商业优惠、权益或服务。
三、碳普惠与碳交易的有机结合
作为在碳市场中的全新的碳交易手段,碳普惠制可以应用到诸多方面。碳普惠通过增加森林碳汇促进低碳发展,促进植树造林和生态保护,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碳普惠制亦可应用到垃圾分类方面,通过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利用垃圾中的可回收物,从源头减少了垃圾处理时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绿色出行方面,通过共享单车或者乘坐公共汽车减少车辆运行时的温室气体的排放。
三、碳积分
把市民的各种低碳行为所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出来,变成每个人账户里的“碳积分”,再通过对接碳交易市场、各个商业消费平台,让践行低碳生活的市民得到实实在在的激励。
早在2016年,由南京市信息中心开发的南京全民低碳出行公共服务平台即“我的南京”APP“绿色出行频道”上线。凡是“我的南京”实名用户,只要刷市民卡乘坐公交车、地铁,租借公共自行车,或选择步行方式出行,都可以在“我的南京”APP上累计绿色积分。累计低碳出行里程最多的部分“低碳达人”,可以在南京市溧水区的公益树林中认领冠名一棵树,实现线上线下共植树。
为了激励市民多参与低碳出行,“绿色积分”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在线兑换。除了物质奖励外,也可以免费兑换健康体检、部分体育场馆的使用权等。在“我的南京”即将上线的“绿色商城”,还有手机充值卡等多种商品可供兑换。
南京市信息化相关部门联合交通、环保等职能部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市民的交通出行数据进行归集和分析,对城市公交分担率、通勤距离、通勤时间、换成系数等一系列城市公交发展指标予以计算,从而更加科学地优化地铁、公交线网运行、完善智能信号管理等。市民在贡献绿色低碳出行数据的同时,也将享受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便民服务。
智碳新基建
一、碳资产管理
所谓碳资产管理,是指对包含二氧化碳在内的6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进行主动管理,如进行碳监测、碳披露、碳减排、碳交易,其中最基本的管理手段就是对碳排放权配额的交易。
企业对碳资产进行管理的意义在于转变经营发展理念,真正把碳排放权配额看成一种“资产”,通过企业财务管理来实现增值,碳资产也就具有了某种资本属性,可以通过专业化的运营和管理机制,来实现额外收益。
比如有的企业可以通过出售多余的碳排放配额来获得收益;有的企业可以通过低碳技术项目来降低成本,从而扩大收益;甚至有的企业还可以,从对碳排放配额的质押、回购、托管等,与碳交易市场伴生的“碳金融”工具使用过程中,获取市场收益。
而碳资产又与传统金融资产有着显著的不同,其核心区别就在于,碳资产具有最终履约要求。
那么如何选择履约方式,如何在履约期截止前,实现碳资产的增值等事项,都是在传统资产管理的模式和经验之外,要考虑的全新问题。
**是开展碳资产管理制度建设。
按照统一制订温室气体减排规划、统一组织温室气体排放统计、统一开发自愿减排项目、统一交易排放配额和核证减排等“四个统一”原则,开展从纲领性文件到实施细则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与系统建设。
第二是开展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工作。
包括所属电厂的碳盘查、数据报送优化策略研究、建立温室气体数据报送系统等。
建立了一个集排放统计、指标调控及优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同时根据碳盘查结果进行配额分配方法的比较,为后续的交易和履约环节夯实基础。
第三是进行核证减排项目的开发。
设立核证减排项目开发专项资金,并建立核证减排内部调剂系统,此外再设立碳基金来投资外部项目。
第四是碳资产管理能力建设及资讯服务。
包定期举办内部培训,建立微信资讯平台、撰写月度工作简报,发布碳约束报告、碳市场蓝皮书等。
第五是开展碳金融创新。
包括碳基金、绿色结构性存款、配额—CCER互换期权、配额托管等。
二、智慧城市
在“双碳”和“数字中国”的背景下,“绿色化”与“数字化”、“智能化”的协同成为了十四五规划纲要的主旋律。
城市是“双碳”目标实现的**应用场景,智慧城市建设则成为“双碳”战略全面展开的强有力抓手。智慧城市在带来城市治理高效、居民生活便捷的同时,也通过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在实现各种生活场景的节能减排。实现“双碳”的场景涵盖核查、减排等主要场景。核查包括物联监测环境、统计分析体系、数据可视平台等基础层应用;减排包括可再生能源推广、智慧控排系统、低碳减排等应用场景。
1、打造城市级双碳智慧场景
对于智慧城市助力“双碳”实现而言,监测是基础,数据是要素,分析是支撑,场景是关键,这就需要物理层的感知、网络层的传输、数据层的分析、应用层的数字化转型来支撑。精准地采集排放数据,实现排放数据的多元化、可视化,从而指导政策制定、场景打造等。
在碳核查方面,将依托“城市数字大脑”,助力政府打造碳排放综合监测平台,汇聚重点企业、楼宇、园区的监测数据、污染数据、交通数据等多方数据,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区域排放的“多点可视”;在“一网统管”机制中,**化地归集数据,实现碳排放运行监测、碳达峰的有据可循、碳汇的合理规划,从而提升分析精准化、调度专业化的政府智能决策水平。
南京市2013年被列为国家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后,在互联网+政务、互联网+民生等领域开展创新探索,尤其是建设智慧南京中心,打造最强"城市大脑",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模式转变。
南京市政府对“智慧城市”发展战略高度重视,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智慧城市”项目推进2010年由市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智慧南京建设。会上指出继续深化细化智慧南京顶层设计、系统设计、构架设计;推进智慧政务、智慧商务、智慧事务等。2011年副市长主持召开了主题为推动“智慧南京”建设的信息化工作会议,参观“智慧南京”建设成果。南京市政府的牵引和支持、制定优惠政策对于“智慧南京”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现代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在智慧城市的发展中取得了优越成就,其中政府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南京市在“十二五”期间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以“第四代无线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及物联网、云计算等关键技术研发创新核心,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工作,大力扩容互联网出口带宽,巩固南京全国通信枢纽地位。此外构建了详细的智慧应用体系,发展特色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服务,从政府办公到居民生活,整合资源、融合发展。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中国现代城市发展模式,必须要以信息为基础,以互联网为纽带。南京在“智慧城市”发展中对信息工程的的着重发展是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做法。
2、打造智慧碳减排供应链平台
在碳减排方面,城市可按照“政府引建、龙头领建、生态共建、金融助建”的思路,打造智慧碳减排供应链平台。科技企业可为供应链平台提供技术、平台、监测等技术供给,依托智库、社会组织、专家学者,在可再生能源推广、低碳交通场景、低碳产业园转型、碳市场建设、碳积分奖励机制、产品碳足迹溯源、社区低碳场景等领域提出方向,再由龙头、生态、金融三方共同参与,形成精细化、可操作、能落地的应用场景,打造“百花齐放”的创新创业新格局。
3、以数字化技术建设“零碳”产业园
“双碳”战略将吸引绿色产业集聚成圈,因此以绿色产业为引领,打造特色“零碳”产业园将则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欧洲首个零碳园区——德国欧瑞府零碳科技园自2014年建成以来,已实现80%-95%的能源从可再生能源中获得,为全世界的零碳园区建设树立了标杆。
在“零碳”产业园方面,可通过数字化技术推动清洁能源园区建设。园区通过在碳排放交易市场购买碳配额,或通过核证自愿减排系统购买碳积分,抵消部分非清洁能源电力消耗;此外,应提倡节能建筑。
对于南京市,进行经济转型升级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智慧城市”需要形成智慧产业体系,正在工业上推进两化融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物联网产业;农业上推进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体系建设、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体系;在产业发展上,优化提升信息传输服务产业、突出发展数字内容服务产业、推进软件业快速发展、努力壮大服务外包产业。同时根据产业布局不断向高端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重点的智慧产业蓬勃发展,与智慧产业相关的应用市场和产业链不断拓展。南京市在不同领域的规划发展不仅发展了经济且推动了智慧城市的发展。
4、构建区域双碳监测数字化体系
无论是碳迹追踪,还是节能减排,抑或负碳资产的培育,都需要智慧城市提供基础设施。全国各地应制定“双碳”的近期、远期规划。
结合国家“双碳”的顶层设计思路,充分借鉴先进地区、行业的成功经验,制定碳监测标准体系;落地“双碳”应用场景,推进碳排放智能监测系统、零碳产业园区、负碳新型研发机构等相关重点项目,实施一批“减排+”、“负排+”示范应用项目,从而全面提升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推动政府、产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城市建设助力“双碳”实现,需要人、产、城三者相生共融,从而建设经济社会运行的新型生态系统。而践行“双碳”,也有助于实现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市智慧治理水平、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绿色产业,从而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通过智慧城市实现碳中和写进规划,通过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实时关注碳足迹,从而让实现“低碳城市”和“零碳城市”成为可能。
三、基础措施
城市是“双碳”目标实现的**应用场景,智慧城市建设则成为“双碳”战略全面展开的强有力抓手。那么,智慧城市如何实现“碳中和”呢?
1、智慧楼宇。建筑领域对中国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更好地节能减排”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智慧楼宇能够使能源数据信息化,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耗浪费,助力实现“碳中和”的愿景。基于物联网构建的智慧楼宇,可以使建筑内众多公共资源具有语境感知能力,使其真正成为智慧城市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智慧环保。“智慧环保”是“数字环保”概念的延伸和拓展,互联网技术与环境信息化相结合的概念。基于“数字环保”平台、在线监测监控网络、环境应急指挥系统,融合了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3S技术、多网融合等多种技术方案,通过实时采集污染源、环境质量、生态、环境风险等信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3、智慧交通。要实现碳中和,需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和绿色交通,已成为共识。构建低碳道路交通网络,推动对快速减碳的创新应用是智能交通行业“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方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交通运输业通过建立立体化交通体系,以数字手段连接出行方式,倡导低碳出行,提升人们出行的便利性和幸福感。
四、基础技术
实现城市的绿色和智能?
绿创碳和认为,V2G、氢能、智能电网三大技术,将会对中国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V2G,即电动汽车入网技术。
绿创碳和举例,如果一座城市10%的汽车变成电动汽车,每晚大家下完班之后来充电,电网的峰值负荷可能一下子增加20%,但如果利用V2G技术,车主晚上可以不用电,而是用电动汽车给电网充电,并借此赚钱,这样便能减少峰值负荷。
而在未来,光伏产业与电动汽车产业的结合,会使其可靠性更上一个台阶。
第三个技术就是智能电网,即所谓InterGrid。
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远距离传输,以分布式小型装置为主体,去中心化的可再生智能电网。
绿创碳和认为,在此基础上,建设智慧绿色城市,还要从家庭切入,比如建立智能的家庭系统,使用绿色的家居材料,并进一步建造可持续的社区。
而在这一点上中国是有优势的,因为中国一直以来重视社区的建设。
对中国而言,中国是世界工厂,碳排放量居世界**。虽然现在我国的碳排放的增速已经放缓,但是总量依然是占全球总排放的1/4以上。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走低碳节能之路是非常重要的责任与使命。
“双碳时代的转型”是由江苏省环境综合治理产业创新中心和深蓝会联合打造系列在线峰会,下期峰会将于9月19日(星期日)举办,主题为“降碳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各位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峰会”了解参与方式。
更有往届在线峰会回放视频分享。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