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全国碳中和先行示范区:青岛的底气何在?

2021-09-09 23:18 绿创碳和
12


8月18日,青岛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动员全市上下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双碳”目标下,滨海之城青岛提出争创全国碳中和先行示范区


2012年,青岛成为全国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之一,并在2013年提出“到2020年力争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目标。



作为山东省**个国家低碳试点城市,青岛低碳工作已经推进了8年,碳排放强度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了明显下降,并且跻身全国低碳城市前列。


2020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批复支持青岛市开展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工作,旨在加快探索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转变城市建设“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方式。



目前,青岛是全国首个也是**的试点城市。


今年5月,青岛对外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的实施意见》,目前试点工作已全面展开,其中就包括开展近零能耗建筑试点示范,打造零碳社区。这意味着,青岛在迈向净零碳城市的征程中,已经跨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为推动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工作落实落地,青岛市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建设银行、中建股份等多家总部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莱西市政府也分别与青岛银行、建设银行青岛分行签约,在绿色城市建设和绿色金融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促进青岛市绿色城市建设发展工作,本次会议签约将为青岛市绿色城市发展带来绿色金融支持额度共计3500亿元。


中德生态园被动房技术展示中心,是山东省首个中德被动房公建试点示范项目,也是亚洲体量**、世界功能最复杂的通过德国PHI权威认证的单体被动式建筑



每年可节约一次能耗130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664吨,与现行国家节能设计标准相比,节能率达92%以上。


通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被动房可使所有消耗的一次性能源总和不超过120千瓦·小时/(平米·年)。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初期虽然会增加少量成本,但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成本远低于传统建筑,同时**限度利用了地热、空气热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确保室内环境舒适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


青岛致力于通过规划来引领整个城市的低碳发展,如低碳发展规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节能与绿色发展行动方案等。


2019年9月印发了《青岛市适应气候变化规划》,是国内首个印发适应气候变化规划的城市。


2020年,青岛率先启动了“零碳社区”项目——青岛奥帆中心,这一项目占地面积约45公顷,总建筑面积22.7万平方米。



项目将利用海水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光热、风力发电、污水源热泵、工业余热回收等清洁能源技术,对区域范围内10座建筑的能源系统进行能效提升,因地制宜地进行系统更新改造。项目建成后,初步测算可实现每年8663吨二氧化碳减排,并促进光储直柔、海水源热泵、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控制系统等技术的推广。


根据规划,在3到5年时间内,奥帆中心将实现低碳、近零碳直至零碳的发展目标


青岛能源集团与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缔约”将共同打造“青岛市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推进青岛地区地热能、余热、燃气三联供,以及空气源、污水源、太阳能、海水源等多种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



10年建成50座以上加氢站,投入运营30条以上氢燃料电池汽车公交专线,建成燃料电池轨道列车线2条以上……在青岛提出打造“东方氢岛”的大势之下,氢能产业布局加快铺展。



今年初,青岛市首条氢能源公交线50辆氢能源公交车在西海岸新区开跑,截至2020年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占比超过90%。


青岛市组织编制实施了《青岛市碳排放达峰行动工作方案》《青岛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青岛市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方案》等一系列规划方案,为“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列出时间表、画好路线图。



在“碳排放总量控制与达峰路径研究”及“大气污染防治和碳减排协同控制战略研究”研究成果基础上,编制了协同控制工作方案,积极探索实现城市“双达”目标的路径,打造成为减污降碳典范城市奠定基础。



同时组织发电行业重点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倒逼高耗能企业节能减排、转型发展,助力全市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准备青岛西海岸新区气候投融资国家试点工作,以气候投融资助推产业发展。  


率先碳达峰只是起步,青岛向着更高远目标进发,将率先启动碳中和战略研究,研制碳中和路线图,建设“碳中和先进技术示范区”“海洋碳汇特色示范区”以及综合性的“零碳示范小镇”,支撑青岛争创全国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力争为全国碳中和工作提供城市样板。


双碳方案

预告


江苏十三个地市,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人文社会存在差异,各自的发展优势不同,每个地市必须找准“双碳”的实现路径,同时要更好地立足地方实际,找准与未来发展之间的“结合点”。


绿创碳和针对江苏十三个地市各自的特点,为十三个地市设计一套“量身定做”的“双碳”行动路径图,发挥我们作为行业研究的专业价值,为江苏省的“双碳”目标实现起到专业支撑的价值。系列文章将于下周一上线,采取收费模式,敬请关注。


双碳

在线峰会




“双碳时代的转型”是由江苏省环境综合治理产业创新中心和深蓝会联合打造系列在线峰会,下期峰会将于9月19日(星期日)举办,主题为“降碳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各位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峰会”了解参与方式。


更有往届在线峰会回放视频分享。




“在看”我吗?



绿创碳和
深蓝科创
关于我们

构建绿色发展的创新合力
电话: 18014480916
邮箱:shenlan_hb@yeah.net
邮编:22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