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是一条时间跨度达40年的长坡赛道,所需投资体量尤其是长期资本投入巨大。2030年前中国“碳达峰”需要每年投资2.2万亿元,2030-2060年实现““碳中和””需每年投入3.9万亿元。
碳达峰与碳中和愿景的提出为我国低碳、脱碳发展明确了新方向,也对科技创新和技术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要实现转型、创新发展,亟需直面人才储备等方面的挑战。包括碳市场、碳金融及由碳交易衍生的碳核查、碳会计、碳审计、碳资产管理和碳金融衍生的碳信贷、碳保险、碳债券等工作专业性强,我们十分缺乏这些方面的人才。
双碳领域急缺相关的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的方式,是我们打造产业创新培育孵化的核心抓手,为此碳科网精心打造了碳达峰碳中和专题精品课程,培育双碳人才,寻找碳中和的机遇。
课程共分为32节课时,从最基础的理论出发,回答当下最关注的32个碳中和问题,梳理碳中和路径与个人机遇。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从全方位多角度入手,探究碳中和的高质量发展。4.梳理碳中和技术的发展脉络,把握碳中和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