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9 月 24 日,BC省最高法院宣布,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于今天被释放,可自由离开加拿大。
今天,**的新闻,应该是华为长公主获释!
我们也很厚道,让两位加拿大人也回去了。
检方提出终结引渡程序,法官Holmes签署了释放文件。法官感谢了参与此案的人员。特别对孟晚舟说:”你在整个程序中合作又礼貌。”
这也说明了长公主的教养与魅力。
目前飞机已经在离开温哥华机场,孟晚舟很快会回到中国的深圳宝安机场!
孟晚舟终于获得自由。这对未来加中关系带来积极的意义。欢迎回家!!!
为什么是这个时候,将长公主释放。而且是作为“延期起诉协议”(Deferred Prosecution Agreement, DPA)的方式释放?
温哥华头条法律顾问吉米言认为,美国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孟女士的律师就对孟案达成的“延期起诉协议”(DPA)就为她返回中国铺平了道路。
参考加拿大政府关于“扩大加拿大解决公司不法行为的工具包:延期起诉协议流讨论指南” (Expanding Canada’s toolkit to address corporate wrongdoing: The deferred prosecution agreement stream discussion guide),所谓“延期起诉协议”(DPA)旨在适当制裁犯罪行为并阻止不当行为的继续发生,DPA是被告与负责的检察机关协商达成的自愿协议。
根据 DPA,刑事诉讼会暂停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被告必须遵守协议条款。如果被告遵守,则在 DPA 到期时撤销指控,且无判处犯罪的结果。如果被告不遵守,则可以在 DPA 期限内的任何时候恢复指控,并且可能会提起诉讼并寻求定罪。
因此“延期起诉协议”既不会违背被告无罪的假设,也不会产生被判犯罪的结果(在遵守协议的前提下)。从博弈僵局的角度来看,是尝试突破的最为有效手段,毕竟这1000多天的博弈,需要一个“结果”了。
美国需要短期缓解一下跟中国的紧张关系,目的是缓解国内压力。
这个罪魁祸首本身就是美国。但凡事始终有一个度,尤其是在如今全球经济都面临挑战的情况下,美国还一直采取大规模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在拜登上台之后,美国已经执行了多轮的经济刺激方案,数额达到了6万亿。量化宽松给全球大通胀时代的到来再次加了一把火。各国的反应也十分显著,除了美国自身之后,俄罗斯、欧元区各国等26个国家的通胀率出现了显著的上涨。俄罗斯更是连续4次加息都难以抑制物价的快速上涨。
美国开闸放水,大宗原料陷入疯魔,受“供应短缺”因素影响,铜、铁、铝、塑料等原材料价格持续高涨;由于全球大型炼油厂集体关闭,化工原料几乎全线飙涨……影响行业涉及家具、家电、电子、纺织、轮胎等等!春节以来,全球各大市场几乎没有不涨的!
总而言之,在大宗原材料疯狂上涨的时候,也并非一本万利,实际上如何抵御通货膨胀,是这么多年来全球都在思考的一个经济问题。
代表全球货运成本的波罗的海干货指数——
从去年9月份至今年9月份,指数价格从1100点,暴涨到4651点。
一年之内,涨幅达到380%。
由此,创下连续12年以来的历史价格最高。
波罗的海干货指数(BDI),反映的是散装船运输谷物、煤、矿砂、铝矾土等民生物资和工业原料的运费指数。
这玩意儿,反映的是运费,又大宗商品的价格行情息息相关。
干货指数之下,大宗依旧在嗷嗷疯涨——
动力煤、焦煤和焦炭,一个月涨幅能达到56%、34%和23%;
天然气价格,亚洲12个月暴涨6倍,欧洲14个月暴涨10倍;
固体环氧树脂、有机硅等十余种化工原料,涨幅创历史最高水平;
广西水泥,从310/吨涨到840/吨;
硅铁、锰硅,一天拉涨11%……
我们可以让中国的产能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增减,但不能让中国经济出现180°大反转,我们要控制好经济的节奏,实现长远的稳定发展。
美国的金融手段确实厉害,佩服,疫情被搞砸成这样他们都能通过其他手段来弥补自己的损失。
单纯的工业国碰到这么强的金融国,真的是没啥好办法,你只要是市场经济就不可能玩的过美国。
不过,我们还有其他的手段,不会任由美国这么舒服的依靠中国血汗来渡过疫情。
你确实有你的优势,但很可惜,我也有我的优势。
订单如云,美国拼命想让我们生产,但我们现在主动压减产能,直接对工厂拉闸限电,自己不要订单了。
宁可短期不赚钱,也绝不等几年后被美国突然撤掉的订单搞的一地鸡毛。
讲到这里,问题来了!
逼企业减产的最快、最有效办法是什么?
拉闸限电!
被强行拉闸断电了,这些企业肯定有怨言,不抱怨那是不可能的。
但与其坐视他们几年后破产的破产,裁员的裁员,现在哪怕被他们抱怨几句也无所谓。
难道高层不知道“拉闸限电”会让刚刚走出疫情、本不富裕的中小企业,再次雪上加霜么?
当然知道,只是不得已!
不限电不减产,就压不住大宗,拉不动成品价格。
大宗压不住,成品价格涨不上去,就相当于中国用产能给全球流动性泛滥兜底。
拉闸限电的本质,是一场结构性去产能,是一场夺取定价权的生死战。
你“在看”我吗?